0%

(转)一个让人发狂的PI求解C程序

记得是大四的时候,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个程序。那段时间,我对各种稀奇的C程序很感兴趣,也写了很多程序,但是当时看到这个程序时,着实是吓了一大跳。
今天无意着又想起这个程序,所以上网找了找。觉得找到了一个不错文章解析这个程序的。现在转载过来与大家再次分析。

在网上也找到个另类变态的类似程序,但是我没有执行成功。不过还是把地址贴出来与大家分享下,还请高手指教如何运行。 :)

原文地址:

http://blogger.org.cn/blog/more.asp?name=njucs&id=10151

http://blog.est.im/archives/877

详见三楼的回复。
1988年IOCCC的Best layout奖,作者Merlyn LeRoy (Brian Westley).

http://ioccc.org/years.html#1988_westley

注:以上两个地址中,说的都是同一个程序。

本文转载自以下地址:
http://hi.baidu.com/jumbo/blog/item/155cb01b13cfba198618bf89.html

1
2
3
4
5
6
7
#include <stdio.h>
long a=10000, b, c=2800, d, e, f[2801], g;
main(){
for(;b-c;) f[b++]=a/5;
for(;d=0,g=c*2;c-=14,printf("%.4d",e+d/a),e=d%a)
for(b=c; d+=f[b]*a, f[b]=d%--g, d/=g--, --b; d*=b);
}

简短的4行代码,就可以精确计算机出800位的PI(圆周率)值。
实在太震撼人心了。这样的程序也能运行,竟然还能完成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任务,真是太神了。

这是某一年The International Obfuscated C Code Contest(国际模糊C代码大赛)上的获奖作品(努力了,但是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时间)。这是属于C大师的盛会,因为这是一件极具挑战的活儿。

还有一个更酷的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#define _ F-->00 || F-OO--;
long F=00,OO=00;
main(){F_OO();printf("%1.3f\n", 4.*-F/OO/OO);}F_OO()
{
_-_-_
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-_-_-_-_-_
_-_-_-_
}

一、源程序
本文分析下面这个很流行的计算 PI 的小程序。下面这个程序初看起来似乎摸不到头脑,不过不用担心,当你读完本文的时候就能够基本读懂它了。
程序一:很牛的计算 PI 的程序

1
2
3
4
5
6
7
#include <stdio.h>
long a=10000, b, c=2800, d, e, f[2801], g;
main(){
for(;b-c;) f[b++]=a/5;
for(;d=0,g=c*2;c-=14,printf("%.4d",e+d/a),e=d%a)
for(b=c; d+=f[b]*a, f[b]=d%--g, d/=g--, --b; d*=b);
}

二、数学公式
数学家们研究了数不清的方法来计算 PI ,这个程序所用的公式如下:

1
2
3
       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k
pi = 2 + --- * (2 + --- * (2 + --- * (2 + ... (2 + --- * (2 + ... ))...)))
3 5 7 2k+1

至于这个公式为什么能够计算出 PI,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能力范围。
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分析清楚程序是如何实现这个公式的。
我们先来验证一下这个公式:
程序二:PI 公式验证程序

1
2
3
4
5
6
7
8
9
#include "stdio.h"
void main()
{
float pi=2;
int i;
for(i=100;i>=1;i--) pi=pi*(float)i/(2*i+1)+2;
printf("%f\n",pi);
getchar();
}

上面这个程序的结果是3.141593。

三、程序展开
在正式分析程序之前,我们需要对程序一进行一下展开。我们可以看出程序一都是使用 for 循环来完成计算的,这样做虽然可以使得程序短小,但是却很难读懂。根据for循环的运行顺序,我们可以把它展开为如下while循环的程序:
程序三:for转换为while之后的程序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#include <stdio.h>
int a=10000,b,c=2800,d,e,f[2801],g;
main() {
int i;
for(i=0;i<c;i++) f[i]=a/5;
while(c!=0)
{
d=0;
g=c*2;
b=c;
while(1)
{
d=d+f[b]*a;
g--;
f[b]=d%g;
d=d/g;
g--;
b--;
if(b==0) break;
d=d*b;
}
c=c-14;
printf("%.4d",e+d/a);
e=d%a;
}
}

注:for([1];[2];[3]) {[4];}的运行顺序是[1],[2],[4],[3]。如果有逗号操作符,例如:d=0,g=c*2,则先运行 d=0, 然后运行g=c*2,并且最终的结果是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值,也就是这里的 c*2

下面我们就针对展开后的程序来分析。

四、程序分析
要想计算出无限精度的PI,我们需要上述的迭代公式运行无数次,并且其中每个分数也是完全精确的,这在计算机中自然是无法实现的。那么基本实现思想就是迭代足够多次,并且每个分数也足够精确,这样就能够计算出PI的前n位来。上面这个程序计算800位,迭代公式一共迭代2800次。

1
int a=10000,b,c=2800,d,e,f[2801],g;

这句话中的2800就是迭代次数。

由于float或者double的精度远远不够,因此程序中使用整数类型(实际是长整型),分段运算(每次计算4位)。我们可以看到输出语句 printf("%.4d",e+d/a); 其中%.4就是把计算出来的4位输出,我们看到c每次减少14(c=c-14;),而c的初始大小为2800,因此一共就分了200段运算,并且每次输出4位,所以一共输出了800位。

由于使用整型数运算,因此有必要乘上一个系数,在这个程序中系数为1000,也就是说,公式如下:

1
2
3
        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k
pi = 2 + --- * (2 + --- * (2 + --- * (2 + ... (2 + --- * (2 + ... ))...)))
3 5 7 2k+1

这里的2k表示2000,也就是f[2801]数组初始化以后的数据,a=10000,a/5=2000,所以下面的程序把f中的每个元素都赋值为2000:

1
for(i=0;i<c;i++) f[i]=a/5;

你可能会觉得奇怪,为什么这里要把一个常数储存到数组中去,请继续往下看。
我们先来跟踪一下程序的运行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while(c!=0) // 假设这是第一次运行,c=2800,为迭代次数
{
d=0;
g=c*2; // 这里的g是用来做k/(2k+1)中的分子
b=c; // 这里的b是用来做k/(2k+1)中的分子
while(1)
{
d=d+f[b]*a; // f中的所有的值都为2000,这里在计算时又把系数扩大了a=10000倍。这样做的目的稍候介绍,你可以看到输出的时候是d/a,所以这不影响计算
g--;
f[b]=d%g; // 先不管这一行
d=d/g; // 第一次运行的g为2*2799+1,你可以看到g做了分母
g--;
b--;
if(b==0) break;
d=d*b; // 这里的b为2799,可以看到b做了分子。
}
c=c-14;
printf("%.4d",e+d/a);
e=d%a;
}

只需要粗略的看看上面的程序,我们就大概知道它的确是使用的那个迭代公式来计算 PI 的了,不过不知道到现在为止你是否明白了f数组的用处。如果没有明白,请继续阅读。

d=d/g,这一行的目的是除以2k+1,我们知道之所以程序无法精确计算的原因就是这个除法。即使用浮点数,答案也是不够精确的,因此直接用来计算800位的 PI 是不可能的。那么不精确的成分在哪里?很明显:就是那个余数 d%g

程序用 f 数组把这个误差储存起来,再下次计算的时候使用。现在你也应该知道为什么 d=d+f[b]*a; 中间需要乘上 a 了吧。把分子扩大之后,才好把误差精确的算出来。

d 如果不乘 10000 这个系数,则其值为 2000,那么运行 d=d/g; 则是 2000/(2*2799+1),这种整数的除法答案为 0,根本无法迭代下去了。

现在我们知道程序就是把余数储存起来,作为下次迭代的时候的参数,那么为什么这么做就可以使得下次迭代出来的结果为接下来的4位数呢?

这实际上和我们在纸上作除法很类似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   0142
  /———
 7/ 1
   10
    7
——————
    30
    28
——————
    20
    14
——————
     6
.....

我们可以发现,在做除法的时候,我们通常把余数扩大之后再来计算,f中既然储存的是余数,而f[b]*a;则正好把这个余数扩大了a倍,然后如此循环下去,可以计算到任意精度。

这里要说明的是,事实上每次计算出来的d并不一定只有4位数,例如第一次计算的时候,d的值为31415926,输出4位时候,把低四位的值储存在e中间,e=d%a,也就是5926。

最后,这个c=c-14不太好理解。事实上没有这条语句,程序计算出来的仍然正确。只是
因为如果迭代2800次,无论分数如何精确,最后Pi的精度只能够达到800。
你可以把程序改为如下形式尝试一下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for(i=0;i<800;i++)
{
{
d=0;
g=c*2;
b=c;
while(1)
{
d=d+f[b]*a;
g--;
f[b]=d%g;
d=d/g;
g--;
b--;
if(b==0) break;
d=d*b;
}
// c=c-14; 不要这句话。
printf("%.4d",e+d/a);
e=d%a;
}

最后的答案仍然正确。
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内循环的次数是c次,也就是说每次迭代计算c次。而每次计算后续位数的时候,迭代次数减少14,而不影响精度。

参考文献

https://blog.csdn.net/s170262941/article/details/11123945

http://www.cppfans.com/articles/basecalc/c_pi_10000.asp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4940378

坚持原创及高品质技术分享,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!